福建省文化和旅游厅、福建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福建省乡村振兴局按照文化和旅游部等三部门《关于持续推动非遗工坊建设助力乡村振兴的通知》要求,围绕加强非遗生产性保护和技艺活化传承,发挥非遗工坊助力乡村振兴作用,组织各地认定了289家非遗工坊。为发挥典型案例示范引领作用,省文化和旅游厅会同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省乡村振兴局共同组织遴选了20个非遗工坊典型案例。本栏目将分享部分非遗工坊典型案例,从加强非遗保护、促进就业增收、赋能乡村振兴等多个维度展现“非遗+”的经验成果,传播非遗技艺承载的八闽文化气韵,促进非遗保护传承和活化利用。
基本情况:漳平市天星水仙茶家庭农场位于漳平市南洋镇,由龙岩市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沈添星于2013年创立,是一家集漳平水仙茶种植、加工、销售与技艺传承于一体的综合性非遗工坊。工坊占地面积1000平方米,建成标准化加工厂,配备现代化、清洁化加工设备,建立了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年产干茶近5吨,年产值约500万元,产品远销全国各地。长期以来,该工坊积极探索“企业+徒弟+农户”发展模式,带动30户农户合作生产,年帮助销售干茶近6000斤,增加农户收入120余万元,有效推动漳平水仙茶技艺传承与乡村产业振兴,成为当地非遗保护与乡村振兴相结合的典范。
工坊通过传统的“师带徒”方式,建立了完善的人才培养体系,工坊带头人沈添星作为龙岩市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累计招收培养徒弟10余人。在传授技艺过程中,工坊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定期组织徒弟集中学习茶叶理论知识和制茶工艺,深入茶园指导种植管理,进驻厂房进行实操指导,通过系统化的培养,徒弟中已有2人获评漳平水仙茶非遗代表性传承人,多人在国家级、省级茶叶赛事中获得茶王、金奖等荣誉,形成了老中青相结合的高水平传承队伍。
工坊积极开展对外技术交流与合作,不断提升制茶技艺水平,多次组织技术人员前往武夷山与武夷岩茶非遗代表性传承人针对茶叶焙火工艺进行深入交流研讨;2018年,工坊与浙江大学茶学系建立合作关系,前往石牛岽水仙古树群采集样本进行研究,共同研讨漳平水仙茶种植培育优良品种;工坊带头人沈添星还作为省级科技特派员、政协技术服务组成员和高素质农民客座讲师,到周边乡镇进行授课,推广漳平水仙茶制作工艺,有效扩大了漳平水仙茶的影响力。
工坊高度重视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积极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2011年,工坊负责人报考福建经济学校学习茶叶生产与加工专业,系统学习茶叶专业知识,并获得茶叶加工三级证书、评茶员三级证书、农产品经纪人证书等多类资质。工坊与多家科研院所建立合作关系,2023年获评龙岩市级技能大师工作室,为非遗技艺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在保护传统非遗技艺基础上,探索出一条具有独特风格的制茶工艺方法,为漳平水仙茶的传承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工坊针对漳平水仙茶存储需要冷藏、不利于远途运输和销售的痛点,开展了深入的技术攻关。通过对茶叶炭焙机进行改良提升,并对烘焙工艺进行调整,经过数年的不断探索、实践与总结,整理出一套科学的烘焙数据,独创了曲线焙法这一创新工艺。这项技术创新有效提高了茶叶品质,解决了茶叶去冰箱化的难题,方便了茶叶的运输和仓储,为漳平水仙茶开拓外地市场作出了突出贡献。新工艺生产的产品得到了消费者的充分肯定,不仅保持了漳平水仙茶的传统风味,还延长了产品的保质期,大大提升了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工坊始终坚持绿色发展理念,全面推进生态茶园建设。在茶园管理方面,积极应用黄板、捕食螨、绿僵菌等绿色防控技术,减少化学农药使用,确保茶叶原料的安全性和品质。建立了完善的产品可追溯管理体系,从茶园到茶杯实行全程质量监控,保障产品质量安全。同时,工坊还注重茶园基础设施建设,实施茶园道路硬化工程,完善喷灌设施,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打造了一批高标准生态茶园示范基地,为生产优质漳平水仙茶提供了可靠的原料保障。
工坊投入大量资金建设标准化加工厂,建成1000平方米的现代化加工车间,配备全套现代化、清洁化加工设备,通过了SC认证,建立了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年产干茶近5吨,产值约500万元,实现了传统工艺与现代生产技术的有机结合。在生产过程中,工坊严格执行标准化操作规程,确保每一批产品都符合质量要求。同时,工坊还注重品牌建设,2019年创建“四方君”漳平水仙茶品牌,通过参加各类展销会、茶博会等活动,不断提升非遗品牌知名度和影响力,推动漳平水仙茶产业向标准化、品牌化方向发展。
工坊积极探索创新联农带农机制,构建了“联得紧、带得稳、收益久”的长效发展模式。以四方君茶叶有限公司为龙头,以徒弟家庭农场为纽带,与30户农户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工坊统一制定生产技术标准,提供全方位的技术培训和支持,帮助茶农解决生产技术难题。同时,通过订单收购方式,解决茶农的销售难题,有效激发了茶农的生产积极性,帮助销售干茶近6000斤,增加农户收入120余万元,真正实现了企业与农户的互利共赢,为当地非遗茶产业发展和农民增收作出了重要贡献。
工坊高度重视传承队伍的年轻化建设,积极推动两代接力传承。鼓励刚毕业的青年返乡创业,在传承父辈技艺的基础上,不断创新茶园管理、制茶工艺和线上销售模式,带动更多年轻人回乡创业,组建青年制茶师团队,共同探讨传统制作技艺的传承与创新、品牌宣传和标准化运营等问题,成为漳平水仙茶产业发展的新生力量。
工坊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积极推动茶产业与乡村振兴深度融合。工坊大力整合周边制茶农户的茶产业资源,通过合作帮扶、建设村集体标准化茶厂等方式,推动茶产业实现良性发展。工坊帮助改善周边村镇的基础设施,提升村容村貌,推动乡村旅游发展,通过产业振兴带动乡村振兴,帮助村民实现了在家门口就业增收,吸引了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创业,有效缓解了农村空心化问题。